超過舉證時限提供證據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超過舉證期限后,新的證據還可以提交
(一)一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準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二)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包括: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
當事人可以在法庭上提出哪些新證據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但由于對“新的證據”沒有明確的界定,實踐中將遲交的證據都視為新的證據,在長期的審判實踐中,一些動機不純的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不提供證據,在開庭審理中搞突然襲擊,或者在一審期間不提供證據,在二審或者再審期間再提供證據,以實現其拖延訴訟、損害對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目的。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應當遵循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地干擾了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損法院裁判的權威性,有損對方當事人的利益,而且對有限的審判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是導致審判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新的證據”的范圍做了,明確的限定。
舉證時限,是指法律規定或法院、仲裁委員會指定的當事人能夠有效舉證的期限。舉證時限是一種限制當事人申訴與訴訟的行為。如果當事人沒有在法律規定或仲裁委員會、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交證據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逾期舉證的仲裁委將不予組織質證。因此不予質證實際是否定了逾期證據作為裁判的依據。另外《證據規定》還明確了舉證時限屆滿后,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如果不是新的證據,將不予采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產重組審批多久
2021-03-08現在軍婚需要單身證明嗎
2021-01-31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成立公司錢可以取出嗎
2020-12-02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