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是當事人在維權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便捷證據,它是指行為人在取證方式上采取秘密手段,利用錄音或錄像磁帶所反映的音響、圖像或者電子計算機中儲存的數據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由于視聽資料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直觀性,單純從證明的內容上看,具有較高的價值,但也存在易受人為篡改或剪接,重制后無任何痕跡可尋這一弱點,而且如果取得手段不合法,往往會導致侵犯他人隱私權等。在司法實踐中,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經歷了從被認為取證方式不合法、側重保護公民隱私權的絕對性,到保護公民的知情權與隱私權并重的過程。早先是立法禁止,最高人民法院批復(法復(1994)39號)稱:“證據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后來是有限承認,2002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因此,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要想成為定案的根據,當事人應注意必須符合下列四個條件:
一、視聽資料有其他證據佐證,達到最低證據鎖鏈標準。也就是必須要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作為證人或者以其他證據證明該行為。
二、視聽資料是以合法手段取得的,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像采取暴力、入室秘密在他人住宅內安裝錄音、錄像設備等嚴重違法行為取得的視聽資料,一律不能作為定案證據使用。
三、視聽資料必須沒有疑點,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視聽資料,當事人必須進行補強。為了保證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不存有疑點,
(1)當事人應保證錄制信息的完整性、連續性、原始性,避免出現剪接現象。根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9條規定的“原件、原物優先原則”,在開庭時當事人最好能提供原件、原物,以提高證明效力。
(2)注意錄制時間的有效證明,最好有其他形式記載或明確的時間參照物。
(3)注意音像資料的保存方法,最好能制作相關錄制筆錄與說明,按法律規定的時間與程序向法庭提交。四、結合全案證據,確定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證明力的大小。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法官在是否接受某一私自錄制的視聽資料時,采用自由心證方式,結合全案證據,從該視聽資料與案件事實的關聯程度、各證據之間的聯系,侵犯對方合法權益(主要指隱私權)的嚴重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外遷女兒不能分取農村宅基地的原因
2021-02-27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如何購置拆遷安置房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