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終審判決后多少時間執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民事案件終審后就不能再上訴,所以當終審判決送達后就應該立即執行,并不存在上訴期限的規定。
二、對民事訴訟二審判決不服怎么辦
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民訴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法院駁回再審申請或者逾期未作出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民訴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三、民事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一,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第二,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第三,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第四,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別
2020-12-06選擇拆遷安置房有什么風險
2020-12-12城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流程
2021-01-29沒有土地使用證拆遷補償款會發放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