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離婚的時候對財產的處理是比較麻煩的,因為首先要區分清楚究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而這其中又以對房產的爭奪比較激烈。但要是房產作為個人財產的話,這種情況下可能有的人搞不清楚該如何處理,下文中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房產作為個人財產應該怎么處理
夫妻在離婚時僅能對共同財產主張分割或處理,而對于一方的個人財產,另一方不能主張權利。根據我國《婚姻法》,下列情況認為房屋為一方個人財產:
(一)一方在婚前購買的房屋,在付清了全款并取得房屋產權證,應當認定為夫妻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
(二)一方婚前或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繼承或接受贈與取得的房產,并且被繼承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約定遺囑繼承人或受贈與人只為夫妻一方的,應當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二、房產作為共同財產是怎么處理的
房產作為共同財產,對所有權無爭議的處理情況
1、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2、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做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3、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格進行分割。
婚后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的,房屋仍歸產權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得的部分,由房屋所有權人折價補償另一方,比如一方購買房屋時花費50萬,經過雙方出資裝修后,房屋升值30萬,總價值80萬,那么升值的30萬則應該平均分割;進行過擴建的,擴建部分的房屋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根據最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如哪一方負責撫養子女等因素判決由哪一方當事人使用。待當事人就該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認定房產作為個人財產的話,自然在夫妻離婚的時候,另一方是不能要求作出分割的。但現實中,很有可能出現房產是一方在婚前出資購買的,同時也登記在其個人名下,但婚后卻是又夫妻共同出資還貸,這樣情況比較復雜,一般在離婚的時候就需要對婚后還貸的部分和房產的升值部分作出補償才行。
?
離婚財產轉移技巧
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助理醫師在二級醫院獨立值班出現事故有責任嗎
2021-01-17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土地流轉受讓方改良土壤可以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