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現行《合同法》的分則中,沒有關于旅游合同的規定,對于這類問題的處理,不同地區法院的法官判案時也出現諸多差異,有的判決甚至根本違反了公平正義的目標。筆者認為,對旅游合同的違約責任承擔問題應作具體分析。
旅游合同違約依法主體不同可分為旅游者的違約與旅行社的違約,旅游合同違約大多為旅行社的違約,只有少數為旅游者的違約。
第一,旅游者的違約。旅游者的違約依時間可分為旅游開始前的違約與旅游開始之后的違約。由于旅游涉及交通、膳宿、導游等服務,并且旅游合同一般都具有團體性,旅游開始前,旅游社有許多準備工作,如代辦出國手續、預訂交通工具、膳宿等手續。而旅行社辦理這些手續,需要旅游者協助方能完成,如提交所需之必要證件。當旅客不進行協助,并經旅行社于合理期限催告,旅游者仍不行使這些義務將使旅行社遭受損失的,旅游者應承擔賠償責任。旅游開始之后,旅游者違反約定,任意解除合同或違反其他約定義務,如守時、準時義務,從而給旅行社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旅行社的違約。由于在我國,旅游業為特許經營行業,旅行社要從事旅游業務。須取得《旅游業務經營許可證》,不具備旅行業特許經營資格的民事主體以及超越經營范圍簽訂的旅游合同不生效力,合同也不宜定為旅游合同,因而此類情況不存在違約問題。旅行社的違約,也可依時間劃分為旅行開始之前的違約和旅行開始之后的違約。
(一)旅游開始之前旅行社應按約為旅客購買車票、機票、門票、餐票、住宿憑證等各種有價票證,對這些有價值標證要承擔權利瑕疵擔保義務。還應當向方旅客告知旅游地的風俗習慣、特別法律規定、氣候狀況等附隨義務,違反這此義務,旅游者可依《合同法》第150條和第60條要求具承擔違約的責任。
(二)旅游開始之后,旅行社應該按法定或約定向旅客提供服務,并且應該保證旅游服務所應具備通常價值或約定品質,如不具備,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實際生活中,旅游社由于人員、財力業務水平方面的限制,很難將旅游過程中的一切事務全部提供,常常要與其他企業合作如交通運輸企業、餐飲住宿娛樂企業、旅游資源經營管理企業等,由于這些企業與旅游者之間并不是旅游合的當事人,依合同的權對性原則,也不受旅游合同的約呸,但這些企業與旅游社或有長期合作業務、聯營或偶然的合同關系,從而依法官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深感棘手,依筆者之見,對此類問題責任承擔分兩種情況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