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終止后的違約責任
1、合同終止后違約責任條款仍然有效?!?a href='http://m.6065bob.com/contract/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合同法》第98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其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當然也應當包括違約金條款。因此,在合同因為一方違約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情況下,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仍然是合法有效的,被違約一方仍然可以請求違約金之給付。
2、不支持要求給付違約金與合同法立法目的不符。合同法的立法目的顯然是鼓勵交易,鼓勵甚至獎勵守約,而不是鼓勵違約。在因違約導致一方行使解除權的糾紛中,常常存在非違約方的損失難以計算或者損失過小的情況。如果非違約方不能主張違約金給付請求權,合同就容易出現隨時終止的危險。此時,違約方往往就會規避義務,主動表示要求解除合同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以促使對方行使解除權。人總是趨利的動物,這只會導致更多的人因此違約,從自己的違約行為中獲得不正當的利益,交易秩序將會處于極度的不穩定之中。這顯然與合同法目的是不相符的。而在諸如訴訟中的委托代理合同、技術合同中委托開發合同等以智力勞動成果為客體的合同中,代理人或開發人的損失總是難于計算的,如果不賦予他們違約金請求權,將使他們受到極為不公正的待遇,法律將失去維護公平原則的底線。
3、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支持被違約方解除合同后可請求違約金。許多合同在諸如"如付款方無故解除合同,價款不退;收款方解除合同則應返還價款",或者"如一方無故解除合同,應給予對方違約金X元"等約定。按照意思自治的基本民法原則,只要不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都可以成為合法有效的合同。因此,如果我們否決非違約方在此種糾紛中要求對方給付違約金的權利,顯然妨礙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這與民法的基本精神是不相符合的。
4、我國的違約金制度是一種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的制度。在本質上,合同當事人在多數場合里約定的違約金是對受害方的損失進行填補。因此,非違約方向違約方主張的違約金并不是可期待利益,而只是待彌補的損失。當然,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如果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當事人的申請予以適當減少。
綜上所述,合同終止后如果還存在違約責任的,合同中的違約責任規定還是有一定的效力的,違約的方式一般是支付違約金進行賠償。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