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業限制的訴訟時效為多長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競業限制注意事項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必須同時約定經濟補償的內容。用人單位應當在終止或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后,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該經濟補償標準、數額由當事人自行約定。
在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時應當同時約定具體的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和內容,但不得在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
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三、競業限制主體問題
由于立法對競業限制的主體問題沒有規定,可能出現競業限制的主體范圍過寬的現象。從而導致用人單位不論員工從事何種崗位、是何種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觸到商業秘密,均一律簽訂競業限制協議,那么這種做法就明顯不妥。這使得用人單位對其利益不會造成威脅和損害的人員也給予了競業限制,既損害了他們的勞動權利,支付了不必要的經濟補償,增加企業的成本。
為避免這種狀況,如果勞動者是一般員工,在工作中不可能也不會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則企業無必要與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用人單位應當只選擇那些接觸、了解或掌握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及其高級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就可以達到保護企業核心秘密和經營利益的目的。
根據2007年6月29日人大常委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門散步被小區的狗咬傷應該找誰賠償
2020-12-06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