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后,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2、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錯。3、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攝影活動中,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被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二、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于自己的肖像的占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于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于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征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在我國肖像權作為公民的合法權益,我國的政府和法律都對這類相關的合法權益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的當事人在沒有同意的情況下,任何人進行使用和傳播作為盈利目的的,相關的被侵害者,都可以根據這類情況進行相應的民事賠償。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被他人侵犯肖像權怎么辦
侵犯肖像權治安管理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2021-03-1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1-19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附條件生效多久生效
2021-03-06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