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公司勞動仲裁怎么進行
勞動仲裁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具體如何確定,如下所示。
一、地域管轄
又稱地區管轄,以行政區域作為確定勞動仲裁管轄范圍的標準。地域管轄又分為三種:
1、一般地域管轄。指按照發生勞動爭議的行政區域確定案件的管轄,這是最常見的方式。
2、特殊地域管轄。指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由某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如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3、專屬管轄。指法律法規規定某類勞動爭議只能由特定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如在中國境內履行于國(境)外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只能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員會管轄;又如,一些地方規定外商投資企業由設區的市一級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
二、級別管轄
指各級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的分工和權限。一般分為:區(縣)一級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本區內普通勞動爭議;市一級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外商投資企業或本市重大勞動爭議。
三、移送管轄
指勞動仲裁委員會件受理的自己無管轄權的或不便于管轄的勞動爭議案件,移送有權或便于審理此案的勞動委員會。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規定,區(縣)級勞動仲裁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將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報送上一級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
四、指定管轄
指兩個勞動仲裁委員會對案件的管轄發生爭議,由雙方協商,協商不成報送共同的上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由上級部門指定管轄。
五、涉外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65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據此,中國公民與國(境)外企業簽訂的勞動(工作)合同,如果勞動(工作)合同的履行地在中國領域內,因履行勞動(工作)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第四款規定精神,由勞動(工作)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
異地公司申請勞動仲裁,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來給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15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