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制度的內容
一、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勞動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二、勞動爭議仲裁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不屬于勞動爭議的情形
1、勞動者請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制度改革產生的公有住房轉讓糾紛;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傷殘等級鑒定結論或者對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的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糾紛;
4、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四、勞動爭議仲裁的程序
勞動爭議仲裁的一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由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訴書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并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被訴人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仲裁庭應當于開庭的4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