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了公民擁有自己的肖像權。在實踐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商家可能會由于營利性的目的而發生未經過他人的同意而隨意使用他人的肖像的行為,這種行為實際上已經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那構成侵犯肖像權以盈利為目的是否為必要條件?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構成侵犯肖像權以盈利為目的是否為必要條件?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因此,除了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外,對他人的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行為也屬于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二、肖像權的特點
1、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擁有肖像及其肖像權利。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由于不存在客觀的、能夠獨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權。(法人的“企業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關法人的經營、規模、管理、效益、資信以及產品質量等綜合狀況及社會評價。)
2、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
3、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借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權是通過文字符號標識人格)。
除了以營利為目的并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外,侮辱他人肖像等行為也屬于侵犯他人肖像權,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被侵權的當事人可以要求商家將公開陳列的肖像去除,也可以要求商家作出一定的賠償。
侵犯肖像權賠償多少錢?
哪些情形不侵犯肖像權
侵害肖像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老房子拆掉重建現在拆遷有哪些權利
2021-03-23城市房屋拆遷和農村宅基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0煙臺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安置若干規定修改
2020-11-23沒有“宅基地使用證”,拆遷沒有補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