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自身存在的問題。
1、理念上的誤區。主要表現為對于申請撤銷仲裁案件習慣于上訴審的思維模式,過多地考慮了實體因素。雖然說公正始終是法院對仲裁進行監督的第一價值取向,但是追求公正并不意味著法院一定要對仲裁裁決實施程序、實體的雙重監督,法院對仲裁的監督主要應限于程序監督。這是基于當事人選擇仲裁作為解決爭議的方法的原因,仲裁具有訴訟所沒有的優勢,也就是方便快捷和終局性。從經濟學觀點看,任何決策都要放棄一定的機會,即付出機會成本。盡管裁決的終局性意味著當事人喪失了通過訴訟程序糾正可能發生的錯誤,從而獲得公平裁決的機會,但是,與可能失去的商機相比,這個機會成本是較低的。對仲裁當事人而言,取得終局裁決則意味著效益,意味著經濟利益的實現。因此仲裁裁決司法審查范圍應主要限制在對程序性問題的審查,即審查仲裁協議是否有效,仲裁員的裁決是否超出了當事人授權仲裁事項的范圍,仲裁庭的組成是否符合仲裁協議的約定,仲裁庭是否將陳述意見的機會公平地給予雙方當事人等。
從另一方面講審查范圍的確定,限于程序審查,但并不是完全局限于程序審查。誠然,當事人選擇仲裁主要看中的是仲裁的快捷方便,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愿意犧牲公正來換取仲裁的終局性。其實,對仲裁裁決的審查也不可能完全脫離實體問題,如《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的四、五項所規定的內容或多或少的就要涉及到實體的審查。審判人員所要做的就是尋找公正性與終局性之間的最佳平衡。我們對審查范圍確定的依據就是《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范圍,這必須嚴格執行。
2、程序上存在的不規范情況。
主要表現為審理程序上的不統一,有的實行書面審理,有的采取聽證程序,有的采用一審普通程序。有的給的是30天舉證期,有的給的是15天答辯期。調卷方式的不統一,有的用調卷函,有的是借條。
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一是組織審判人員認真學習《仲裁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讓審判人員能夠理解立法本意,正確的適用法律。但要改變一個人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是需要時間的,需要一個過程。二是針對審判程序上的不統一,我們起草了民三庭《關于審理撤銷仲裁案件的操作規范》,這個規范正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完善后我們將下發執行。針對在司法審查中的一些需要仲裁機構配合協作的情況如調卷、發函說明、重新仲裁等問題我們也和仲裁委共同協商起草了具體的辦法,這個辦法已印發各位代表,希望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勞動法律關于變更勞動合同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06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