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未經他人的同意就將她們的照片用于商業用途,以獲取相當的利潤。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相關當事人的不滿意,他們會尋求一些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那么刑法侵犯他人肖像權的法律規定是什么?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侵犯肖像權是犯法嗎
侵犯他人肖像權的行為是一種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從規定侵犯肖像權的法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類行為并不會涉及到刑事犯罪,其只是對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這種損害還不至于需要用《刑法》進行評價,因此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是違法犯罪行為。侵權人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而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二、侵犯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1、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如被攝者肖像 權受到侵害后,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 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
2、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這里包含故意和過失)。即攝影活動中確有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即可認定有過 錯。
3、損害事實和侵權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這種有因果關系必須是攝影者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內在、本質、必然的聯系。
三、侵害肖像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 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準。即無論是否“情 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對于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 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準為標準。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在我國職屬于民事方面的侵權行為并不涉及到刑事犯罪,因此在刑法當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其次就是關于民事侵權方面可以要求對方賠禮道歉以及消除影響。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0-11-14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