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受害人同意?
所謂受害人同意,是指受害人事先明確表示自愿承擔某種損害結果,加害人在其所表示的自愿承擔的損害結果的范圍內對其實施侵害,不承擔民事責任。
二、受害人同意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受害人同意是指受害人事前明確作出自愿承擔某種損害結果的意思表示。原則上,受害人對侵害行為的同意構成抗辯理由,但因為私人的權利不僅僅包含著法律對其個人利益的保護,而且含有社會公共利益和秩序的因素。因此,受害人的同意作為抗辯事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時間條件——受害人同意在損害結果發生前作出。
受害人同意必須先于損害作出,可以是受害人在侵權行為實施之前,也可以是在侵權行為實施時作出,只要在損害結果發生之前概無不可。
2、行為表示條件——受害人同意必須明確表示。
受害人同意一般情況下應該明示,但依據受害人的行為足以表明其對損害結果表示接受,采取推定方式亦無不可。但承認默示的受害人同意應以不違背法律規定和嚴重破壞公序良俗為限,并允許受害人可以正當理由予以抗辯。受害人同意可以是單方意思表示,也可以是免責條款形式。但免責條款形式的受害人同意僅僅指受害人為要約人的為限,受害人為承諾人的免責條款不應列入受害人同意,盡管該免責條款中也有受害人同意的內容,但是這種同意只能算作免責條款。
受害人同意的相對人應當明確,即為特定。但并非僅指相對人是具體的某個人,對于特定的多數人,或者依受害人的意思可以確定相對人的亦無不可。
3、責任承擔條件——受害人同意的內容對將來產生的損害后果的承擔責任。
受害人同意的內容可以免除侵害行為人對該項損害后果的責任,對將來產生的損害后果的承擔。其中,將來產生的損害應包括確定的損害和不確定的損害兩種。確定的損害就是將來發生的及于確定權益的損害。不確定的損害是指將來可能發生的及于有限范圍內的不特定權益的損害,即危險。受害人同意在一般情況下為接受確定的損害,在某些情況下,對接受危險也同樣適用。應承認受害人同意包括對危險的接受,但應以受害人能夠或者已經預見為限。
4、意思表示條件——受害人同意應當真實、自愿。
缺乏行為能力的受害人作出的接受損害的意思表示,不能認為是受害人同意。
5、同意內容條件——受害人同意的內容遵守公序良俗。
對于受害人同意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嚴重破壞公序良俗。
超出該限度和范圍的,對受害人同意無效。加害行為人可在受害人同意的范圍內而不承擔法律責任,超出受害人同意的范圍實施侵害造成其他損害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受害人同意的效力范圍,在我國法律規定中,是有限制的。其效力范圍就是受害人同意及于免除加害人責任的范圍。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