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9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25日確定為“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
在今年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到來之際,本報刊登這篇報道,希望能引起全社會對家庭暴力問題的進一步關注。
“家庭暴力是婦女遭受嚴重傷害最常見的原因。近年來,家庭暴力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王俊、云南省第一女子監獄副政委王東萌在今年“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前夕,就家庭暴力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調查結果讓她們震驚:女性生活在充斥暴力的家庭里,身為弱勢群體的她們在忍無可忍時,積壓已久的屈辱與憤怒一旦爆發,很容易演化為犯罪———以暴制暴。
罪犯以中青年為主犯罪人文化程度低
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全國婦聯的有關調查顯示,在2.7億中國家庭中,有近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萬個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體。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王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痛心地指出,在得不到公權力的法律救濟時,女性容易采取私力救濟方式以暴制暴,但與此同時,她們也就選擇了犯罪。
王俊和王東萌共同對云南省某女子監獄有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暴力型罪犯共223人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有173名罪犯的犯罪原因是家庭暴力引發的,占總數的77.6%。
經過分析,王俊和王東萌發現這類犯罪有以下特點:
首先是在年齡結構上呈現出以中青年人居多的特點,其中30歲至40歲的占84%。“這些犯罪的女性通常婚齡都在3年以上。此時,她們的丈夫的不良習性已充分顯現出來。”王俊分析,抗暴犯罪案件較為集中在人格發育成熟、自控能力強的中年女性中,這更證明了家庭暴力的嚴峻性。
其次是犯罪人文化程度低,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占70.4%。第三是犯罪動機單一,出于擺脫丈夫傷害目的的占90.9%,報復對方的占9.1%。
“可見,絕大多數女性犯罪動機主要是出于自救。”王俊說,在這些女性犯罪中,丈夫存在明顯過錯,如缺乏家庭責任感、對婚姻不忠等。
法律救助系統缺失多數女性選擇隱忍
王俊和王東萌在調查中發現一個令人們非常痛心的現象:這些現已成為罪犯的受害婦女,當初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合法權益受到保護的僅占0.6%。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2-02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提高
2021-03-24農村征地時,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04肇慶市端州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23房屋拆遷可以拿到的補償款怎么計算
2020-12-26如果拆遷當事人達不成協議時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