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探視權的法律時間規定
《婚姻法》第38條第二款規定,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也就是說,孩子父母可以就探望的時間進行雙方協商。如果談判破裂,或者協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最終判決,而最終判決的時間,即便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不同意也必須執行。
此外,一般探視到子女成年時,子女就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探視,也就是說,子女在成年后有了見父母或者不見父母的自主選擇權。
二、探視權的法律特征
(1)探望權的權利主體為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而探望權的義務主體為離婚后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中國《婚姻法》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來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為另一方提供便利,積極協助,不得阻礙對方行使權利。
(2)探望權是離婚后父親或母親對子女的一項法定權利。將探望權作為一項權利在法律上加以規定,是因為這不僅是親屬法上的權利,更是一種基本人權,父母子女之間基于血統關系而形成的情感,不會因為父母離婚而變化。離婚后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過探望子女,與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暫生活等多種形式行使探望權,從而達到繼續教育子女的目的,對子女的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探望權不應是“權利的最小化”,它不僅是權利,還必然成為“權利之外的東西”。
(3)探望權產生的時間是離婚后。離婚前,父母存在著有效的婚姻關系,與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孩子,形式探望權的問題還不存在。離婚后,由于父親或母親一方不能與孩子共同生活,因此產生了行使探望權的必要。
(4)探望權的行使必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中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父親或母親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探望權實際是一種義務性的權利,它的行使應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愛,使孩子得到積極向上健康的教育。如果行使探望權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權的行使。
三、探視有哪些方式?
根據司法實踐,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為探望性探視和和逗留式探視。
探望性探視,具有探望時間短,方式靈活的特點,是指非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以探望的方式探望子女,如定期見面、共同進餐等等;而逗留式探望則一般時間較長,是指在約定或判決確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人領走并按時送回被探望子女,如短期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當然,探視的方式依舊是先由雙方共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再由人民法院判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沒有結婚證離婚彩禮錢能要回嗎
2021-02-11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房子賣了沒過戶現在拆遷能拿補償款嗎
2020-11-21宅基地上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在拆遷過程中能得到補償嗎
2021-03-14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27對拆遷評估報告不滿意,要找誰解決
2021-03-06上海房屋拆遷補償如何分配,九四方案專家
2020-12-23被拆遷人如何取得拆遷補償款?
2021-02-23房屋拆遷產權置換補償比例是多少
2021-03-21拆遷房貨幣補償標準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