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監護權的規定是什么?
老年人監護權的規定是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老年人的監護人可以是配偶或者是成年子女。是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法定監護人就是具有監護責任的對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二、事實監護人規定是什么?
其實就我國民法上來說,是不存在事實監護人這一法律詞條的。由于個體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法定的監護人往往不是兒童或者精神病人事實上的監護人,那么顧名思義,這里的事實監護人就是指生活中實際上對兒童或者精神病人進行監護職責的人。
法定監護人和事實監護人的關系
事實監護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變更監護權,從而成為法定監護人。
監護權的變更的前提有三種情況:一是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 三是由于失去監護人;并且監護權的變更需要由孩子生父母,長期撫養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須是與孩子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提起變更孩子監護人的訴訟請求;最后由法院根據具體情形,從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原則出發,做出變更孩子監護人的判決。
在當代社會,老年人在確定監護人的時候,是需要考慮到監護的能力的。可以通過指定監護的方式來進行,在進行指定監護之后,必須要履行監護的職責。對于財產和身體健康安全進行監督管理。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委托監護人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機構選定方式
2020-11-15舊城拆遷改造的邏輯啟示
2020-12-15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做好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2021-02-21武隆公業園區征地補償養老保險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