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出庭作證注意事項
1、要帶身份證復印件和原件。很多證人到了法庭才發現沒帶證件,有時不能進入法院。白跑一趟事小,影響案件審理事大。另外,一個辦事粗心大意的人說話很難讓人相信。
2、一定要實事求是。俗話說:“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法官、仲裁員、對方律師通常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因此,不符合實際的話不能自圓其說,經不起質問,不能被法官或仲裁員相信。不但沒有實際效果,而且可能為對方作證。
3、最好要有法律的基本常識。要知道案件的爭議焦點,證言要說明什么問題,要圍繞這個問題說。不能說成流水賬。要明白辦案人員的提問目的,千萬想好再答!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只有恰好了解案件情況的人才能成為證人,所以證人不能選擇,如果遇到心理素質較差的證人,可能會影響效果。尤其要注意,仲裁員、法官開場白都要說作偽證要負法律責任等,這是程序性的話,不必介意。而有的證人恐怕自己說錯,反而越說越亂。
其它注意事項:
5.接受法官的詢問,包括法官對證人有關身份問題的核實,法官同時一般會交待證人應負的法律責任,隨后法官會問證人:你有什么證言要向法庭陳述?此時證人千萬不要緊張,應將事先準備好的話(證言)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完整無誤地向法庭說明清楚。
6.證人在法庭上要準備接受法官和雙方當事人(主要是案件的原、被告)以及雙方律師的質詢提問,尤其要注意回答法官和對方當事人、律師向你所作的質詢。這些問題一般集中在:你與案件當事人的關系、你與案件事實的關系、你怎么會到現場的?以及你要證明的案件事實的時間、地點如何?你要證明的何人做了何事?你要證明的何人的狀況怎樣?何事的細節如何?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出于自愿?是否自己獨立完成?還有那些人在現場?當時的時間是發生在上午、下午、晚上的幾點、與案件事實有關的環境狀況如何?當時的地點是在那棟樓、幾樓幾號房?有的問題甚至涉及你所知道的事情形成的原因和結果如何等等。
7.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就自己看到、聽到和經歷感受到的客觀事實直接簡要地回答提問,清楚就是清楚,不清楚就是不清楚,不要擴大內容,不要使用猜測、推斷或評論性的語言;如遇對方當事人和律師的詢問與本案案件無關的問題,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與本案無關,我沒有必要回答”而不予回答;如遇對方當事人和律師使用威脅、誘導式的提問及有損證人人格尊嚴等不正當方式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8.最后,不要忘了庭審結束后在庭審筆錄上簽上證人的名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