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有介紹說,對于夫妻中以一方名義對外舉債應當如何認定其性質的問題,司法解釋以債務形成時所處的時間階段作為切入點,分成結婚前所欠債務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債務兩種情形進行規定。
第一,個人婚前債務。對一方婚前已經形成的債務,原則上認定為夫妻中一方的個人債務;債權人能夠證明所欠債務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應當認定為共同債務,由夫妻雙方共同償還;上述兩種情況的證明責任由主張權利的債權人承擔。
第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
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屬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一方名義欠下的債務,原則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夠證明該債務確為欠債人個人債務,欠債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就可以對抗債權人的請求。黃*有說,屬于個人債務的情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這項債務屬于個人債務,另一種是屬于婚姻法第19條第3項規定的情況,“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中對財產分割問題及債權債務的負擔問題作出的處理,無疑對原夫妻雙方之間有約束力。“但是并不能以此來對抗其他債權人的權利主張。”黃*有說,由于我國一直堅持婚姻關系案件的審理不允許第三人參加的原則,所以處理夫妻財產、特別是處理對外共同債務的負擔問題時,真正的債權人往往處于不知情或者不能表達自己意見的地位。
如果認為上述決定不僅對夫妻雙方有法律約束力,對債權人也同樣適用,對債權人就很不公平。黃*有表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如無特別約定,夫妻財產適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對共同債務都負有連帶清償責任。這種連帶清償責任,不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之間無權自行改變其性質,否則將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夫妻之間離婚時對財產的分割,只能對彼此內部有效,不能向外對抗其他債權人。債權人仍然有權就原夫妻所負共同債務向原夫妻雙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償還。
司法解釋還規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不贍養老人該如何
2020-12-25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