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指定監護人的條件是什么?
申請指定監護人的條件是,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此外,我國《民通意見》第11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第14條還規定了指定監護人,另外需要考慮的兩個因素:一是“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二是“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二、指定監護的程序
第一,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即先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隨之確定了代為其參加訴訟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
第二,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通意見》作了詳細規定;
第三,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該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三、監護人的范圍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其實指定監護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的很少,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作為監護人,肯定會履行到相應的監護職責,而對于少部分失去雙親,或父母有特殊情況不能盡到監護職責的未成年孩子來說,孩子自己沒有維權能力,而其他人和有關部門也都不會主動處理的。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委托監護人公證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房屋沒注銷有時效嗎
2021-01-15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7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HR外包
2021-03-11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