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死亡監護人就算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嗎?
如果被監護人死亡的,監護的法律關系已經消滅,監護人不再需要履行監護職責
監護是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實行的監督和保護。
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根據我國司法解釋,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即監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被監護人的人身監護(保護、照顧和管教)、財產監護(管理、保護)以及代理被監護人的權利。(注: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11月20日)第10條。)如果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限定為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關系實際就是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關系。親權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權利和義務(英美法系國家則對此稱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從現代國外立法看,親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監護(保護教養權、住所決定權、監督權、子女返還請求權等);
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上的監護(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及為管理上所必要的處分權);
3、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必須指出,親權不包括親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的扶養與繼承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父母因分居或離婚,一方停止行使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并不意味其停止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繼承的權利義務。
我國《婚姻法》雖未明文直接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親權的概念,但該法第15條和第17條關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實際上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內容,它是專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的。在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問題上,父母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然而如果父母離婚,子女不能同時與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將面臨依據什么原則決定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行使問題。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來說是必須要存在的一個人物,而且被監護人不僅是針對于未成年人,如果是沒有民事能力的老人那么也是可以設立監護人的,但如果被監護人死亡,那么雙方的關系也會不存在,而監護人也算是合法的完成了自己的義務。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