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效力所及的范圍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一)撤銷權行使效力嚴格于代位權。在代位權中,次債務人與債務人之間本身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只是代債務人之位,向次債務人追償,次債務人就其既定債務向債權人清償,對其利益并無大礙。而撤銷權的行使則不同,它對債務人和第三人的影響較大:假若無撤銷權之因素,債務人向第三人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只要雙方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則是有效的法律行為。由于撤銷權制度維護的重心在于保全債權人債權利益,當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行為危及債權人的債權實現時,法律優先保護債權人利益,由債權人對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行使撤銷權。如此,撤銷權的行使涉及到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處分自由,故撤銷權行使效力應受到比代位權更為嚴格的限制。
(二)撤銷權成立的后果是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自始無效。根據無效行為處理準則,第三人應就取得之財產恢復原狀,應當返還債務人,即由債務人脫離的財產復歸債務人。
撤銷效力所及的范圍
《合同法》第74條第2款規定,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這里,“債權人的債權”是指全體債權人債權,還是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債權,沒有明確指明。
設立撤銷權制度的重要目的是限制債務人在清償全部債務前實施減少其責任財產的行為,以保全所有一般債權人利益,對因債務人處分行為而減少的責任財產必須予以恢復。鑒于此,債務人處分責任財產的行為應作全部撤銷,財產也全部返還債務人。這樣即解決審理難題,也不違背撤銷權制度的創設目的。
那么全部撤銷是否會妨礙債務人處分自由呢?撤銷權制度本身突破了傳統的債的相對性原理,是對債務人處分自由的干預,就是說,債務人在依法清償債務前,不得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財產處分行為。如果債務人未清償債務卻處分減少了責任財產,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市場交易秩序的破壞,那么,法律對此作出全部撤銷的干預,強制債務人首先履行清償義務,顯然有利于市場經濟的有序交易。因此,全部撤銷不是對債務人處分自由的干涉,恰恰是對債務人破壞市場交易秩序的處分行為的干預。
基于上述分析理由,撤銷權的效力范圍是指全體債權人的債權。
因此,對于撤銷權的效力以及范圍的規定,本文通過詳細的內容介紹大家就會有一定的了解。在實際中,我們債權人需要有更多的了解,才能知道怎么來更好的行使相關的權利,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車輛抵押合同如何撤銷
2021-01-17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法定贍養人
2021-02-19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