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申請監護人要什么材料?除了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申請法院判決外,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下面帶您具體了解下相關知識。
根據法律定義: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申請監護人應到法院起訴判決確定,還需要去法院確認該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除此之外,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本人的身份證件;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當申請法律指定監護人時必須有協商不能確定監護人的材料。
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申請法律指定監護人時要有不能確定監護人的材料。填寫監護公證時要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供相關材料。只有具備這些材料申請監護人才能順利進行,才是被法律認可的。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