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中侵權法的定義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1款明確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這高度概括了我國侵權法作為民事權益保護法的特點。
法治的核心就是規范公權力、保障私權利。我國法治建設的關鍵是要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私權利。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各種侵害私權的行為諸如野蠻拆遷、環境污染、濫用公權等仍時有發生。這表明,在我國,私權的保護仍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而與日益嚴重的官本位思想相比,社會上私權觀念仍然是淡薄的,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員更是完全沒有任何尊重私權利的觀念。如何在我國真正的建立尊重私權利的觀念,真正形成對私權利完善的保護,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的核心問題。
無論是從侵權責任法的基本原則,還是從各項具體制度上看,我國《侵權責任法》無不體現出了關愛受害人、為受害人提供救濟的功能:首先,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所列舉的侵權責任法保護的“民事權益”的范圍非常廣闊,共計18項,幾乎涵蓋了目前的全部私權利。其次,我國《侵權責任法》所保護的不限于民事權利,更不限于絕對權,而是既包括民事權利,也包括尚未被規定為權利的各種利益。《侵權責任法》第2條第2款中將《侵權責任法》保護的對象明確界定為“權益”,既包括人身權益,也包括財產權益。所謂權益就是既有權利也有利益。因此,我國《侵權責任法》的保護對象非常廣。第三,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在明確權益保障范圍的同時,采用了兜底條款的方式進行規定,從而使《侵權責任法》保障權益的范圍保持了高度的開放性,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適應不同時期對私權保護的需求。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侵害受害人事手國家法律所保護的,對于被侵害的人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并可以讓侵權人受到相應的處罰。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什么樣的條件
2020-11-08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