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離婚后誰是監護人?
父母離婚后監護人還是父母。如果父母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夠擔任監護人,父母可以把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行使,但在法律性質上父母仍是法定監護人,在委托監護的情況下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如果受托人確有過錯的,由受托人和監護人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監護人與受托人之間有協議的,從其協議,但是協議的內容不能對抗被侵害的權利人。被侵害的權利人仍然可以要求監護人承擔責任,監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基于其跟受托人之間的合同約定,把責任轉由受托人承擔。
父母離婚的情況下,父母仍然都是孩子的監護人。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如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由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只有在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才由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與其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一要自己愿意,二要單位同意)(4)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注意:第一,在這種情況下,第(1)(2)中的人員擔任監護人是其法定義務;第二,第一順序的優先于第二順序的,同一順序的平等,通過指定監護人的方式確定;第三,第二順序中只包括兄、姐,而不包括弟、妹。
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有單位來指定,對單位指定不服的,才能夠訴至法院。也就是說單位的指定是法院的裁決的前置程序。)
所有孩子的父母天生能夠得到父母作為監護人的照顧和培養,就算父母之間已經沒有法律關系作為聯系卻依舊和孩子斷不了血緣,所以只要是孩子的父母有足夠的能力就應該至少要最好孩子的監護人,這不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法律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以感情破裂起訴離婚法院怎么判
夫妻離婚后戶口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工傷賠償申請怎么寫
2020-12-20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準遷證多久能批下來
2020-12-02拆遷安置房交易有限制嗎
2020-12-07購買小產權房經過公證后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1-03-23土地賠償款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