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民法通則》120條進行擴大解釋,允許侵害身體權適用撫慰金制度。《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不同于《日本民法》第710條、《德國民法典》第847條,《民法通則》第120條只是規定了姓名權、肖像權等精神人格權的保護制度。顯然,如果能對第120條進行擴張解釋,將侵害公民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造成損害的,納入其適用范圍,就能根本上解決了身體權保護不得力的問題。
2.在立法上效法國外的經驗。大陸法系具有代表意義的《德國民法典》第823條,將身體權規定為與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等人格權相并列的一種人格權。英美法所謂的“人身傷害”(personalinjury),就是之“在侵權行為中,人的身體所遭受的傷害,如截肢等。”⑧因此,身體權和健康權應作為并列的兩種人格權予以保護。這一點希望在民法典的起草中能以于考慮。
3.加強醫務工作者保護患者身體權的意識,無論處于何目的,留取患者切除后組織、器官,都應征求患者的同意,在必要情況下應給于適當經濟補償。如果醫務工作者因治療以外的其他工作目的留取患者切除后組織、器官,而不適當給于經濟補償,甚至不征求患者(或其家屬)的同意,這顯然有悖情理。
4.患者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我國公民法律意識雖有提高,但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有責任適時提醒公民有何權利。可在檢查單及手術單上注明,患者如不要求,則認為其允許醫院處置送檢及切除后的組織、器官。
5.應強調對尸體的尊重、提高公民對死后捐獻器官的認識。我國公民受封建殘余影響比較深,但這不應成為某些醫療機構侵犯公民身體權的理由。為提高我國醫療水平,社會各界應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以提高公民對死后捐獻器官的認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權贈予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1-26被上市公司收購后股份怎么處理
2020-11-10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