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如何索賠
緊急避險,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
根據我國法律,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補償。
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二、緊急避險的概念
緊急避險,又稱“緊急避難”。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的一種。特點是在兩個合法權益發生沖突,為了保護某種較大的權益,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不得不損害另一較小的權益。因而不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
成立條件為:
(1)為了保護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危險的損害。
(2)客觀上具有正在發生的真實危險。
(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為。
(4)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應有的危害。中國刑法的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二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私下手寫房產協議有效嗎
2020-12-30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