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中的過錯推定原則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受侵害時,教育機構的過錯推定責任(1199條)
2、下列情況下,醫療機構的過錯推定責任(1222條)
(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2)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3)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3、非法占有高度危險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過錯推定責任(1242條)
4、動物園的過錯推定責任(1248條)
5、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過錯推定責任(1253條)
6、堆放物侵權(1255條)
7、林木折斷侵權(1257條)
8、窨井管理人的過錯推定責任(1258條)
二、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的區別:
1、二者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不同。過錯責任原則采取"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此受害人需就其主張負舉證責任.在過錯推定責任中,舉證責任發生了倒置,受害人無需就行為人的過錯負舉證責任,被告只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或者存在法律規定的抗辯事由才可以免責.
2、過錯的輕重對責任的影響不同。過錯責任原則將過錯區分為不同的程度,據此確定行為人責任的大小與輕重在過錯推定的情況下,由于行為人的過錯是被推定的,過錯本身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因而難以確定過錯的程度.所以在過錯推定責任中,過錯程度對責任的大小及輕重沒有影響.
3、過錯責任嚴格區分受害人的過錯與行為人的過錯,在混合過錯中根據當事人雙方的過錯程度確定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責任。由于在過錯推定責任中難以確定行為人的過錯程度,所以也就無法對行為人與受害人雙方的過錯程度進行比較。
適用于過錯推定原則的這些范圍當中,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照顧弱勢群體,比如說幼兒園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傷害,作為孩子來講肯定也沒有能力證明教育機構沒有盡到監護責任,所以說,相關的證據就得教育機構提供。
過錯推定原則與無過錯原則區別在怎樣的?
過錯推定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過錯推定是特殊侵權嗎?責任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怎么判斷鐵路征收的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13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