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質量法中過錯推定原則的規定是什么?
產品質量法中過錯推定原則的規定是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1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承擔產品責任一般包括以下三個同時存在的條件:
(1)產品存在缺陷。侵權責任法中沒有對缺陷產品作出定義性的規定,因此,實踐中可以依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六條中有關缺陷的規定為依據判斷是否為缺陷產品。具體如何運用這項規定判斷產品是否存在缺陷,這要根據每個案件,每種產品的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分析判斷。
(2)缺陷產品造成了受害人傷害的事實。
(3)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確認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通常有受害人證明損害是由使用或者消費缺陷產品造成的,要求生產者就缺陷不存在、或者缺陷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舉證,如果生產者不能舉證證明,則認定產品存在缺陷及缺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銷售產品不合格如何處罰?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進行處罰。包括沒收這些不合格商品,沒收銷售不合格商品的利潤,并根據不合格商品的貨值的倍數進行處罰。《產品質量法》的具體規定如下: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消費者來說,很多消費者在維權的過程當中當然是直接找買家的,但有的時候買家也是從生產廠家提貨的,所以很多時候賠償責任還要有生產廠家承擔。但生產廠家如果能夠證明產品檢查的時候并不存在著這些缺陷的話,也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墻皮脫落如何維權
2020-11-10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標準
2021-02-15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