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的調解意見不服,法院不予受理。
因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調解意見,屬于調解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法院將不予受理當事人對該調解意見的起訴。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裁定不予受理。
失地村民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須先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當然如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行為侵害了承包經營權的,失地村民可以提行政訴訟,要求確認該行政許可行為違法,并可因其損失而要求行政賠償。失地村民直接起訴要求重新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即使受理也會裁定駁回起訴。可起訴要求分配土地征用補償款,無限期征占時,也可要求地上物補償。
(3)村民對村民會議就集體財產收益決議、分配方案起訴要求確認無效或撤銷的,不予受理,但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法院審查職責的,法院一般不進行司法審查,因此,在法律法規有明確賦予法院司法審查權的前提下,法院不予受理。比如,對下述法律規定的對村民自治范圍進行的限定就是法院介入村民自治,行使司法審查權的法律依據。《物權法》第63條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0條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所有權利的內容”
(4)沒有對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而直接起訴要求分配集體財產收益的,法院不予受理;認為分配決議、方案沒有給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訴要求平等待遇的,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但對于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經村委會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在履行中發生糾紛的,權利人有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村民認為被征地的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征地補償費用的收支和分配情況,起訴要求知情權的,法院不予受理。
(6)村委會強制繳納入戶費等費用的糾紛,以及村民要求村委會退還被強制繳納的入戶費的糾紛,法院將不予受理。
(7)村委會及組織,因選舉換屆、辭職、辭退、開除等,就行使村集體事務管理權產生的糾紛,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反贈與如何交稅費
2021-02-22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侵害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失賠償額的確定方法怎么規定的
2021-03-01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賓館拆遷補償應該包括哪幾項
2020-11-2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按戶口算還是按面積算
2021-01-08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