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明確,征拆集體房屋,除了可置換補償外,新增全額貨幣補償和部分貨幣補償加部分房屋置換辦式,并對“住改商”房屋的補償、搬遷補償、過渡期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規定》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并且能減少與村民的摩擦?!笔袊辆终鞯胤罩行闹魅螌O*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2013年市政府出臺第86號令《惠州市加強建設項目征地拆遷管理規定》,對征收土地的補償標準作出具體規定,但對房屋的補償表述相對含糊;另一方面,目前征拆集體房屋,包括“住改商”房屋的標準普遍都是1000多元/㎡,“住改商”住房被拆遷人往往因標準太低而抵觸,種種因素疊加影響,使得政府在征拆時處于被動局面,群眾意見也很大。
隨著惠州城市建設項目增多,征地拆遷也增多,當前亟需有具體、可操作的規定解決上述問題。他表示,市國土局多次組織調研,征集多部門、縣區意見后方才形成《規定》,基本上,過去征收工作中遇到的上述問題能在當中找到對應解決辦法。
他同時表示,《規定》適用于惠城區,將其作為試點推開,之后其他縣區可以參考《規定》,并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實際的、可操作的標準。
《規定》內容
每戶可置換不多于240㎡安置房
《規定》同時對置換的房屋面積作了限制,即每戶可置換不少于45㎡,不多于240㎡建筑面積的安置房。被拆遷房屋超過240㎡的部分,按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價值與所選擇安置房的評估市場價值之間的差價給予貨幣補償。但對于違法建(構)筑物,《規定》態度明確,“一律不予獲得補償”。
“住改商”房屋按評估市場價值60%補償
在補償方面,“住改商”房屋參照同區位國有出讓商業用地房屋評估其市場價值,并按評估市場價值的60%給予補償。而沒有取得合法、有效的工商營業執照,但在征地預公告發布之前,已持續經營12個月以上且在征地預公告發布之日和之前仍在經營的房屋,參照同區位國有出讓商業用地房屋評估其市場價值,并按評估市場價值的60%給予補償。
“原來的作法是‘住改商’按臨街房子補償,補償價在1700~1900元/㎡,價格是比較低的。”孫*智稱,今后按市場價值來補償,將使這部分房屋的補償價格得到提高,“我們計算過,規定實施的話,按市場評估基本能做到2000元至3000多元/㎡的補償標準?!?/p>
每戶可獲均為12元/㎡的搬遷補助和過渡期安置補助
根據《規定》,拆遷人需按12元/㎡的標準支付搬遷補助,按符合居住使用條件的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計算,每戶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補助。而選擇置換且需要搬遷兩次的,按置換房屋的建筑面積給予二次搬遷補助,其在安置房建成后通知交付使用時支付。
過渡期安置補助費方面,被拆遷人自行解決過渡期住房的,選擇貨幣補償或置換補償,標準均為每月12元/㎡,每戶每月不足700元的按700元補助。不同的是選擇貨幣補償的,可一次性補助6個月。而選擇房屋置換的,從從搬遷騰空房屋之日開始補償,至安置房通知交付使用之日后90日止,補助款每6個月支付一次。
首層商鋪每月補助停產停業損失費用40~100元/㎡
經營性房屋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方面,首層商鋪每月為40~100元/㎡,二樓及以上為每月20~50元/㎡的標準,給予被拆遷人一次性6個月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工業、倉儲用房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標準為每月8~15元/㎡,同樣也是一次性給予6個月補償。
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也可獲得賠償。征地預公告發布之前已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征地預公告發布之日仍在實際生產經營,并根據拆遷實施單位的要求,按時搬遷騰空房屋的承租人,將給予承租人一次性6個月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根據《規定》,被拆遷人在規定期限內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并搬遷騰空房屋,以及選擇一次性貨幣補償的,拆遷人將給予限時搬遷獎勵金和貨幣補償獎勵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表
2021-01-07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