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位于后排看電影的賈某發現后,將公文包撿起,在現場等候良久,未見失主來尋,便將公文包帶走,并予以保管。劉某回去后,發現公文包丟失,便在媒體上刊登啟事,稱:“若有人將公文包在一周內歸還,將予以重謝,并給付酬金2000元。”賈某看到啟事后,便在規定的時間內與劉某取得了聯系,將公文包歸還了劉某,并向其索要酬金2000元。而此時劉某聲稱尋包啟事許諾給付酬金不是其真實意思,且公文包內有其本人的聯系方式,賈某應當主動尋找丟包人,物歸原主,賈某沒有這樣做違背了將拾得物歸還失主的義務。而賈某則表示,劉某在報上刊登的啟事是懸賞廣告,屬于要約,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歸還行為,屬于承諾,有權要求報酬。雙方發生爭議,賈某將劉某告上法庭。(來源:律霸網)
【法律解讀】
《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和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可知,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本案中,劉某稱其在“尋包啟事”中所稱給付報酬的承諾并非真實意思,缺乏充分的依據,懸賞廣告系向社會不特定人發出的要約,只要行為人依法完成了所指定的行為,廣告人即負有給付報酬的義務。劉某刊登的“尋包啟事”即為一種懸賞廣告,賈某在廣告規定的“一周內”完成了廣告指定的送還公文包的行為,即是對廣告人的有效承諾。從而,在劉某和賈某之間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劉某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給付賈某酬金20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2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