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詆毀與一般侵犯名譽權行為區分有哪些?
1、民事責任調整法律不同
商業詆毀是由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調整;名譽權是由民法通則所規定,受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所調整。
2、侵害主體不同
商業詆毀:商業詆毀侵權主體須為經營者,且與被侵害方在商業活動中具有競爭關系;名譽權侵權:一般侵權主體,無身份限制。
3、侵害對象不同
商業詆毀:侵害的對象是商業活動中的競爭對手;名譽權侵權:無限定,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4、賠償損失的計算標準不同
商業詆毀:實際損失或所獲得利益確定,包括合理開支;名譽權侵權: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按照確因侵權而造成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損失程度來適當確定;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商業詆毀行為表現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商業詆毀行為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散發公開信、召開新聞發布會、刊登對比性廣告、聲明性廣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貶損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虛假事實。
2、在對外經營過程中,向業務客戶及消費者散布虛假事實,以貶低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詆毀其商品或服務的質量聲譽。
3、利用商品的說明書,吹噓本產品質量上乘,貶低同業競爭對手生產銷售的同類產品。
4、唆使他人在公眾中造謠并傳播、散布競爭對手所售的商品質量有問題,使公眾對該商品失去信賴,以便自己的同類產品取而代之。
5、組織人員,以顧客或者消費者的名義,向有關經濟監督管理部門作關于競爭對手產品質量低劣、服務質量差、侵害消費者權益等情況的虛假投訴,從而達到貶損其商業信譽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來說,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遭遇被人商業詆毀的行為,這種行為和一般民事侵權是有區別的。兩者觸犯法律、侵犯手段方式、造成法律后果及侵犯對象都不同。一般侵權涉及民事責任,而商業詆毀則構成行政乃至刑事責任。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商業秘密權范圍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會記錄檔案嗎
2020-12-18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行使留置權的條件
2020-11-13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