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變更監護人規定是什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變更監護人規定是: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相關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三、變更監護人流程:
1、現有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或者監護人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而要求變更監護人的;
2、申請變更監護人,此處的申請人較廣泛,可以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長期撫養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須是與未成年人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
3、申請變更監護人,此處的申請人較廣泛,可以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長期撫養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須是與未成年人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
4、申請變更監護權的情形,多半是因為監護人的原因,包括不具有監護能力,對被監護人的利益有所損害等等。而在變更監護權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程序需要遵守。
監護人需要對被監護人的人身安全負責,如果一旦出現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不能夠繼續作為其監護人的可以申請變更。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需要變更,有民事能力但是其對于別監護人的成長或者健康不利的,也是可以申請變更監護人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