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指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
什么是立案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什么是立案審查制
立案審查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的過程中,對當事人的起訴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審查,而后決定是否受理。中國法律中對此有具體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起訴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什么是立案登記制
立案登記制,是一種與立案審查制相對應的立案制度。只要當事人向法院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訴狀,法院無需審查,就應當立案登記。與立案審查制不同的是,立案登記制沒有立案的標準和門檻,只要有案件就可以立案。
為什么會立案難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規的起訴條件太高、用詞模糊、彈性太大,法院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再加上審查程序不公開,立案審查制在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在民事訴訟中,常有案件因標的額較小而被法院拒絕立案;在行政訴訟中,有案件因為地方領導干部打招呼而無法立案。由于存在指標考核管理,法院在某些時間段會故意刁難,加重立案標準,導致無法立案。
立案登記制的優勢
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的訴求是把矛盾交由法院處理,把黨政機關從中剝離。是宏觀的權利、義務、資源和責任等的方面配置。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會給法院帶來大量的工作,法院在此之后的效率問題需觀察。當然,法院在今后的立案的過程中,也要必要當事人的濫訴和惡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