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第一法定監護人是誰?
在我國,孩子一般是指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此時他們尚無能力很好的保障自己的權益,因此就需要監護人來保護。那么孩子法定第一監護人是誰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您做詳細解答。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 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三、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相關知識:監護人要履行哪些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一般是沒有孩子法定第一監護人的說法的,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是其法定的監護人,此時沒有什么第一、第二之分。既然是監護人,那么就應當履行監護人的職責,保護孩子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都有被監護的義務,對于孩子的監護人包括家庭類型、法定類的等等,將根據特殊情況進行約定。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一般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若是存在特殊情況,如家庭有意外等,將由其他親戚作為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拆遷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陸河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7北京實行拆遷安置補助新標準 “假離婚”無補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