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名譽權是一種民事權利。
2、名譽權是一種法定權利。
3、名譽權是一種精神性的權利,并非財產。
4、名譽權是一種社會權利,是依賴于社會評價而有效存在的。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
二、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中認為,被告趙偉昌根據傳聞,撰寫嚴重失實的文章“鎖甲三千元帶來的震蕩”和被告《上海文化藝術報》社未經核實而刊登該文,造成了不良后果,兩被告的行為均已構成侵害徐良的名譽權。
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
《憲法》中命令禁止通過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可見從國家根本法中,就在強調對名譽權的保護,不允許侵犯他人名譽權。對于名譽權受到損害的人,享有要求侵權之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權利,同時還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因此遭受的損失。當然,在法人的名譽權遭受侵害的時候,也是適用上述規定的。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案件訴訟費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