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產權、70年產權的政策規定:
土地的使用年限是政府將土地出讓給開發商的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的時候算起的。而房屋的所有權則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包括房屋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一般,在土地使用證上標注的終止日期,指的是用于建筑的地塊使用期限。而“房屋所有權”年限,根據《物權法》規定,市民購買房屋后,就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這個權限是終身有效的。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關于使用年限的計算,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要2年,購買房屋后使用年限就不到70年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使用年限則更短,房屋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之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房產產權期限縮水”的問題。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土地產權絕對不出讓,而土地的使用權也是有一定出讓年限的,最高只有70年。70年后,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私人房屋進行補償,房屋的產權人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70年產權和50年產權的區別在于:
1、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居住用地使用期為七十;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使用期五十年。
2、《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也就是說,“70年產權”作為住宅建設用地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而“50年產權”作為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后的續期,根據各地不同的政策,存在續交土地出讓金、重新簽定土地出讓協議獲得續期的可能性。而且“50年產權”的用水用電等生活成本一般會高于“70年產權”。
《物權法》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國家出讓的土地使用權都有一定年限,土地使用權到期了,國家要收回,上面蓋的房子又不能拿走,怎么辦?從保障公民私有財產和社會穩定出發,《物權法》規定,國家允許房主續期擁有土地使用權。如房主不愿續期,國家將收回土地,但上面房屋歸誰所有目前尚有爭議,國外慣例是建筑物歸土地所有者。
因此按照《物權法》的立法意圖,房屋產權證的有限期限是70年,70年后是自動續期的。所以房主并不用擔心70年后房屋產權年限到了,將會面臨無家可歸的局面。
50年產權住宅與普通住宅項目的不同:
很多購房者渴望了解“50年產權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什么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未來使用費用不確定。前者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采取商用價格。所以,對于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二、相關稅費的差異。普通住宅項目初次購買和未來轉讓時契稅為1%或1.5%,而50年產權的住宅,其契稅按3%繳納。
三、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四、建設標準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前者的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準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實際產生損害
2020-11-14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