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名譽權訴訟管轄權如何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名譽權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9條的規定,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對于網絡名譽權侵權這一類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名譽權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里也做了說明: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但網絡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地域概念,并沒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二、名譽權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所謂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
因此,除了我國憲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規很重視這項權利的保護之外,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在確認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的同時,又以禁止性法律規范規定了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是屬于個人的權利,如果被他人進行侵害,那么就可以合法的利用法律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作為當事人一定要認定好所管轄的法院,一般訴訟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則來進行處理,從而才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2021-01-04拆遷非居住房屋如何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