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小孩探視權的相關規定有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根據此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后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也就是即使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變更探望權主體。并且將子女規定為探望的對象,只能被動的接受探望。這在司法實際中出現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建議
為較好地解決探視權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對新《婚姻法》有關探視權的規定進行立法補充,
一是增加探視一方對子女的知情權,即不直接扶養子女的一方享有對子女的生活、學習、健康狀況、思想等情況有知曉的權利;
二是增加重大問題的決定權,即與對方就有關子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有共同決定的權利,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對于探視權行使時間、方式、地點問題,法官應從探視權的立法本意出發,從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盡量主持雙方進行調解,由父母雙方就探視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
(三)法院就探視權問題進行判決時,應充分考慮個案情況,因案而異,不應搞“一刀切”。 首先,離婚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孩子之間各種因素千差萬別,判決時不應過于籠統,否則無法執行,也不應過于細致,否則執行中稍有出入,很容易引發矛盾。
(四)如果孩子堅決不同意讓不與其直接生活的父或母探視,應視情節對待,如果孩子在十歲以上,此時可以根據其申請由法院裁定終止探視權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滿十周歲,可以要求直接與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為享有探視權的一方創造條件。
(五)如果孩子堅決不同意讓不與其直接生活的父或母探視,應視情節對待,如果孩子在十歲以上,此時可以根據其申請由法院裁定終止探視權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滿十周歲,可以要求直接與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為享有探視權的一方創造條件。
對于探視權,應該從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如果孩子不同意與其父或母探視,應視情節對待。孩子是無辜的,應當正確處理探視權問題,多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雙方多一份理解包容與體諒,少些矛盾沖突,多給孩子一些關心與愛護。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