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侵害單位名譽權?
認定侵犯企業名譽權的標準: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二、侵犯企業名譽權賠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厘清企業名譽權與商譽。
企業名譽是指公眾對企業人格的綜合評價,其范圍較為廣泛,比如“富士康是否血汗工廠”的評價,而企業商譽是公眾對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累積的商業信譽和商品信譽的相關評價,企業商譽直接關聯企業的市場形象、經濟利益和市場份額的多寡。
2、窮盡舉證方式。
對此,可以遵循先損失、后收益、再法院酌定的舉證思路。比如甲公司的商業詆毀使乙公司產品銷量下降并致大面積退貨。首先,乙公司在訴訟中如能證明銷量同比下降及退貨數量,則可直接計算出經濟損失。
其次,如果乙公司不能證明損失大小,則可舉證證明甲公司的銷量同比增長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即甲公司所獲利益)作為賠償依據。在舉證過程中,可以綜合利用民事證據制度中的證據披露、舉證妨害、優勢證據、專家證人、司法鑒定等手段協助法院查明相關事實。
最后,如上述路徑均不能達成,可請求法院酌情判定賠償數額。
3、考慮名譽侵權與不正當競爭的競合。
在商業詆毀案件中,競爭主體散布損害競爭對手商譽的虛假事實,既可構成名譽侵權,也可構成不正當競爭。關鍵在于,雙方是否具有直接或潛在的競爭關系。
但是,起訴路徑的選擇并非無足輕重。考慮到法院體系中傳統民事法官與商事(知產)法官在審理案件類型、指導思想方面的不同,同等條件下選擇以不正當競爭作為訴由更能維護被侵權企業的合法權益。
一般侵害單位名譽權的行為在造成單位名譽權損害之后,就會給單位造成相應的實際損害,所以侵權行為人除了應當承擔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民事責任之外,還應當依據實際損失進行賠償,雙方可以通過私下協商確定賠償的數額,如果協商不成的,就可以要求人民法院確定。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1-11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2020年最新的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4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對補償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