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他人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二、侵害名譽權的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侵犯名譽權的量刑是怎樣的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是必須要維護的,而且在自己的名譽權被他人進行侵犯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的向對方協商,賠償自己的損失,而執法人員在處理這種案件的時候也會按照立案的標準來進行給予立案。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遷房是拿到產證3年后,才能上市嗎
2021-03-21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能依據《土地管理法》認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租嗎
2021-02-19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拆遷公司可以作為拆遷主體嗎
2020-12-17青島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暫行規定和維權
2020-11-18拆遷宅基地沒有房產證只有土地使用證怎么算回遷面積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