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的行為是否侵犯名譽權?
誹謗的行為可以構成侵犯名譽權,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以侮辱、誹謗為主要方式,因此,認定是否構成名譽權侵權,首先應確定行為人是否實施了侮辱、誹謗行為。
《意見》第15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在確定毀損名譽時,原告必須舉證證明被告有過錯。在本案中,被告向原告單位發送工作聯系單,屬于正常的工作范疇,沒有過錯。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
第101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120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40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50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
151 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名譽權受到侵害一般是由于他人實施了誹謗、侮辱等的行為,若是媒體在報道時嚴重的扭曲了事實,此時也有可能會侵犯到他人的名譽權。任何向司法機關提出名譽權訴訟的主體,都是可以向法院同時提出賠償的請求的,賠償的數額根據名譽權受損造成的損失來加以確定。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一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執行嗎
2020-12-22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西安老人住院子女最多可休多少天
2021-02-26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