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判刑是什么?
在侵權行為法中,侮辱、誹謗他人的,可以構成侵害名譽權。侮辱和誹謗是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兩種主要方式。在刑法中,侮辱、誹謗他人,可以分別構成侮辱罪和誹謗罪。《刑法》第246第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以侮辱、誹謗形式侵害名譽權和侮辱罪、誹謗罪的區別
(1)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譽權中,不法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即不法行為人過失損害他人名譽也可以構成侵害名譽權。在侵權賠償中,確定賠償范圍一般不考慮不法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即行為人主觀狀態一般不影響其責任范圍,只有在精神賠償中才考慮不法行為人的過錯類型和程度。而在侮辱罪、誹謗罪中,不法行為人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過失不構成侮辱罪和誹謗罪。而且行為人主觀惡性的程度對量刑有圈套的影響,主觀惡性越大,被判處的刑罰就越重。
(2)侵害行為的情節不同。侵害行為的情節,即加害行為的性質、手段、方式和由此產生的結果。構成侮辱罪、誹謗罪要求加害行為情節嚴重。例如,在大街上強行脫掉婦女的衣服,故意捏造并散布他人收受了大量賄賂的虛假事實等。而構成侵害名譽權并不要求“情節嚴重”。
(3)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侮辱罪、誹謗罪的危害后果較嚴重,對他人、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例如侮辱、誹謗他人的情節特別惡劣,致使受害人精神失常甚至忍受侮辱、誹謗而自殺等。侵害名譽權則不要求一定要造成嚴重的危害后果。
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只是輕微的名譽權侵犯問題,可以通過行政治安處罰的手段,要求對方向當事人道歉并進行公告的行為進行,但如果造成了當事人重大經濟財產損失的,則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財產分割法律依據
2020-11-09合同法賠償金額范圍
2021-03-19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