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人不愿意監護時怎么辦?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所謂意定監護制度,是指本人意思能力健全時可以 預先選定監護人,有關監護的設立、監護的內容等均由當事 人自我決定的制度,意定監護的效力優于法定監護。為了與法定監護相對應,在學理上,通常稱之為意定監護。
《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 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二、相關知識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出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意定監護人并不是指當事人的父母的,意定監護人是指被監護人在能力健全的情況下,自己去選定監護人,由被監護人自己決定的??杀槐O護人選定的監護人根本就不愿意承擔起監護職責的這種情況,也是屬于對監護人存在著爭議。既然被監護人自己選擇的監護人都不愿意擔任監護人,都只能由其他單位來指定了。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