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是一個虛擬平臺,在這個龐大的平臺上,網民可以暢所欲言。然而,網絡的開放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在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也承受著網絡的負面影響,如惡意誹謗網絡。如果后果嚴重,也會影響到現實生活。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的權益。
一、如何應對惡意網絡誹謗
網上惡意誹謗可以對其提起訴訟,網絡上的侮辱、誹謗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的人格和尊嚴受法律保護,公民和法人均享有名譽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侮辱、誹謗損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恢復被侵權人名譽并且賠償因侵權而造成的損失。
誹謗(“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和傳播足以貶低和詆毀他人名譽的虛構事實。犯誹謗罪的,會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外,只有在告知后才能處理。在這里,所謂的“說唯一的交易”,指的是誹謗,受害人被告知,法院接受,否則不被接受。除嚴重損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外,如受害人因誹謗或公眾對當地人民的憤慨而死亡;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等,如果受害者不告訴或說不出,人民檢察院應起訴。
二,關于誹謗的相關法律規定
1、刑法條文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在公共場合公然侮辱他人或虛構事實誹謗他人,情況嚴重的,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被害人通過信息網絡將第一款規定的行為告知人民法院,但舉證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公安機關協助。第九十八條本法規定,只有被害人告訴才可以辦理。被害人因受脅迫、威脅不能辨認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辨認。
2、法律決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開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的,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年12月28日)為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在網上侮辱他人或者虛構事實誹謗他人。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