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去世后監護人能處理其財產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根據這一規定,監護人只有保護被監護人財產的權利,沒有處分的權利。被監護人有沒有權繼承護人的遺產,首先要看當事人生前有沒有遺囑,如果有遺囑,那要以遺囑為準,如果沒有遺囑,那要看被護人是不是監護人的子女了,(養子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以及當事人的非婚生子都是子女的范疇。)如果是的話,那就是遺產的第一序位繼承人。
二、我國監護體系存在哪些問題?
1、對被監護人的范圍規定不完全。監護制度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同時保護與被監護人進行交易的相對人的權益,規定完全的被監護人范圍,就顯得尤為重要。
2、監護種類不完善。《民法通則》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我國的監護種類包括法定監護、指定監護和意定監護,形式上似乎完整,但具體內容過于簡單,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3、欠缺監護人報酬和清算制度等財產監護規則。我國現行監護制度除了《民法通則》18條規定了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時的賠償責任,以及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之外,沒有規定監護的其他財產性內容。
4、欠缺對身心障礙人的照管制度。各國法的監護制度通常與輔佐、保佐、照管等制度相伴存在,從而對尚未達到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身心障礙人進行法律保護。我國沒有類似制度,對身心障礙人的權益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法得到必要的保護。
綜上所述,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照顧是義務,被監護人有合法財產的,其只能代為管理,不得擅自使用。即使被監護人去世,留下的財產也不能由監護人處置。寫有遺囑的,按照遺囑內容辦理,沒有遺囑的,如果監護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其可以合法的繼承相應的份額。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離婚后是否還能分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