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時候沒有監(jiān)護人自己行使權力?
《民法通則》規(guī)定:
第十四條 【監(jiān)護人的法定代理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jiān)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一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2.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shù)厝罕娨话闵钏降模梢哉J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勞動法》第十五條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履行審批手續(xù),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監(jiān)護人的含義
監(jiān)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jiān)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jiān)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guī)定的監(jiān)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jiān)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jiān)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jiān)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jiān)護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小孩子因為在學校調皮或者大家等各種事情會被請家長,這就說明,未滿十八周歲的小孩子沒有自己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能力,需要有監(jiān)護人對其進行基本生活保障和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具體咨詢專業(yè)的律師。
監(jiān)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jiān)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jiān)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jù)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yǎng)費嗎
2021-02-14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格式條款解釋規(guī)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