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在法律上雖然已經是獨立的個體公民,卻因為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度不足夠而使得其不能在現實面前不能由足夠的判斷能力,所以監護人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在社會中能夠得到足夠的保護,尤其是人身和財產方面更加需要成年人的管理。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買賣合同的履行試用期是怎樣的
2020-12-31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