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委會不給指定監護人怎么處理?
村委會如果不給指定監護人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請求法官以判決的形式來確定監護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哪些人可以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農村的村委會的作用就是在農村居民家庭中發生困難時出面給予一定幫助的組織,而在個人家庭中需要監護人卻沒有人愿意承擔時應該就有村委會執行其權力來指定,而村委會拒絕或者不給指定的可以起訴要求法院來指定。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拆遷房屋產權置換標準
2021-03-12